北京中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jc/141127/4525438.html时代周报记者吴绵强发自深圳、广州长达数公里的深南大道南山段是深圳的一张“科技名片”,腾讯、联想、TCL和创维等巨头的总部大楼便矗立于大道两侧。位于深南大道上的深圳地铁高新园站D出口,高达35层的建筑墙体上的红色logo“mindray”字样显示,这里是中国最大的医疗器械公司—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迈瑞”)的所在地。从偏居鹏城一隅到研发和销售走向全球,从印度的基层诊所医院,历经27年,迈瑞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本土可以将医疗器械产品持续销往全球的主要的民族企业。将研发进行到底,是促使这一切成为现实的“密匙”。据时代周报记者梳理,迈瑞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约占其年销售额的10%,是国内同行的数倍。在对研发的持续投入下,其旗下器械产品和公司的业绩规模均让其他对手难以望其项背。这也在无形中让迈瑞成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里的“异类”。“迈瑞为什么能闯出一条路径?那是因为迈瑞不理这一套,你打你的价格战,我做我的研发生产,最后看谁是赢家。”迈瑞创始人李西廷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说道。对李西廷的采访被安排在年的岁末。此时正是这位医疗器械大佬一年中最忙碌的阶段。作为中国最大的医疗器械企业的掌舵人,李西廷无疑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在深耕医疗器械研发生产的这30余年里,对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生产以及销售等全流程环节,他早已了如指掌,烂熟于心。在刚刚过去的年,迈瑞在产品研发创新上再有新亮点。而要进一步提升基层器械的可操作性、便捷性、高端器械的智能化以及整体解决方案,则让迈瑞对产品有了越来越严苛的追求。而要让迈瑞持续焕发生机,对于冲劲十足的李西廷来说,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迈瑞要走的路,就是在所涉足的领域做精做强。要成为全球前三位,还有很多的技术、制造工艺、市场推广、品牌提高等方面需要突破。”李西廷表示。研发制胜走进迈瑞总部大厦一楼的展厅,仿佛进入了一间间手术室。生化免疫流水线,呼吸机、监护仪、超声系统等医疗设备,以及各设备组成的中高端实验室、围术期解决方案等,在此一一呈现。年,李西廷、徐航跟成明和三人一起下海经商,创办了如今的迈瑞,并在年成功登陆美国纽交所。发展至今,迈瑞在中国已拥有超过家经销商,30多个省市自治区均设有分公司;并且在30多个国家设立子公司,同时拥有余家经销商,产品远销多个国家及地区。公司已成为美、英、德、法等国顶尖医疗机构的长期合作伙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集中度低,生产企业上万家,规模普遍较小。“光在深圳的医疗企业就有好几百家,但大多都是在无序竞争。”李西廷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一看这个产业赚钱都往这里面挤,中国人自己内部竞争,打价格战,最后没办法了,只有牺牲质量、牺牲原材料,牺牲中间管理环节。”迈瑞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早年深圳一下子冒出来十几家做CT的企业。另外,比如近年来体外诊断产业持续火热,许多企业和资本巨头对此亦趋之若鹜。要与本土同类企业拉开差距,继而对标国际巨头,迈瑞的关键词是“研发制胜”。根据Wind数据库统计,“Wind医疗保健设备”行业分类下国内24家上市公司年共投入研发费用16.44亿元,平均研发费用为.66万元,24家上市公司总体研发费用占总体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25%,研发资金整体投入规模较小。而据迈瑞招股书显示,年、年和年的研发费用分别达9.44亿元、9.88亿元和9.90亿元。自公司创立以来,坚持每年将约10%的年销售额投入研发,每年推出10余款新产品,总计逾30亿元人民币,平均每款新产品至少运用10项专利技术,不断领先定义医疗质量和效率的新标准。李西廷是迈瑞持续对研发进行投入的最坚定支持者。这位毕业于中国科大物理系低温物理专业的理工男深刻地明白,医疗器械行业是多学科交叉、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对技术人才需求量较大。迈瑞目前建立了基于全球资源配置的研发创新平台,八大研发中心,共余名研发工程师(占公司总人数的两成),分布在深圳、南京、北京、西安、成都,以及美国硅谷、新泽西和西雅图。而在迈瑞的研发费用中,职工的薪酬费用是最大的开支。年、年和年,研发费用中的职工薪酬费用分别达6.56亿元、6.49亿元和7.77亿元,分别占当期研发费用的69.49%、65.69%和78.48%。年是迈瑞自主创新“井喷”的一年。据李西廷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这一年,迈瑞推出了比较多的智能化产品。在高端医疗方面,重点推出了手术室整体解决方案。而在应用于基层的产品方面,注重产品操作的简便性、可靠性以及亲和感,同时弥补医生使用仪器经验不足等方面的不足。坚守“三大领域”《中国制造》指出,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全降解血管支架等高值医用耗材,可穿戴、远程诊疗等移动医疗产品。在研发上的舍得,让迈瑞拥有了较高的产出,而良好的业绩则可以进一步反哺研发创新。早在多年以前,迈瑞的经营业绩就已在行业遥遥领先。据迈瑞招股书显示,年、年和年,迈瑞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8.36亿元、80.13亿元和90.3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3.95亿元、9.41亿元和17.46亿元。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年国内医疗器械上市公司业绩排名发现,迈瑞以超过90亿元人民币的营收,排名第一位;新华医疗(.SH)以83.64亿元的营收,排名第二;而排名第三的为乐普医疗(.SZ),营收为34.68亿元。这家心脏支架巨头在年初花费7.4亿元在深圳拿地,年末又豪掷3亿元跨界保险业。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广阔,国内一家普医院所涉及的医疗耗材至少有2万种,包括普通病房、ICU病房(重症监护病房)和手术床等。不过,迈瑞并不想成为杂家。据李西廷介绍,像技术含量(不高)的棉签、棉球以及一次性针头,迈瑞绝对不做,“要做就做有技术含量的”。迈瑞长期布局三大核心领域,即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以及医学影像。李西廷在采访中向时代周报记者确认,未来仍将坚持这三大核心领域。“至少未来三五年,我们在这三大领域的布局,已经排得满满当当。”过去几年,迈瑞通过一系列并购扩大了产品线,包括骨科、内窥镜等高值耗材领域。外界颇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yuanz.com/wcgk/10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