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口
如果病理水平是局部的,在脊椎病理学的适当水平上做一个横向皮肤折痕切口(见上文)。切口应从胸锁乳突肌中线斜向延伸。这种切口在美容上有极大的优势(见图6-71)。间隔平面
表面上看没有神经间隙平面,但切开或分割颈阔肌不会造成明显的问题;颈部的肌肉由面神经(第七颅神经)的分支供应。更深入地说,该平面位于胸锁乳突肌(由脊柱副神经供应)和颈部肩带肌(接受C1、C2和C3的节段性神经支配;见图6-74,横截面)之间。图6-71在颈椎病理学的适当水平,在颈部皮肤皱褶处做一个斜切口。图6-72切开颈阔肌筋膜鞘与皮肤切口一致。颈阔肌纵向分裂,与长纤维平行。更深层的是,该平面位于左侧和右侧颈长肌之间,分别由第二至第七颈神经的节段分支供应(见图6-76,横截面)。浅表外科解剖
皮肤和颈阔肌有很强的血管性。出于这个原因,一些外科医生在切开皮肤之前,先用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的稀溶液注射该区域。切开颈阔肌筋膜鞘与皮肤伤口成一条直线(图6-72)。然后,用食指尖纵向分开颈阔肌,与长纤维平行。颈阔肌纤维也可以用刀分开。确定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并在其正前方切开筋膜(图6-73)。用手指轻轻地将胸锁乳突肌侧向收缩。将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腺骨带肌肉(连同相关的气管和食道)向内缩回。图6-73确定胸锁乳突肌的前边缘,并在其前方内侧切开筋膜。如有必要,可暴露颈总动脉、静脉和迷走神经的颈动脉鞘(图6-74)。触碰动脉。在颈动脉鞘的内侧边缘和中线结构(甲状腺、气管和食道)之间形成一个平面,穿过颈动脉鞘内侧的气管前筋膜。用胸锁乳突肌使鞘及其周围结构侧向收缩(图6-75)。两条动脉连接颈动脉鞘和中线结构。这两条血管,即甲状腺上、下动脉,可能会限制该平面在C3-4以上的开放程度。偶尔,他们中的一个或两个可能需要结扎和分开才能打开平面。现在,通过钝性剥离,在切下的气管前筋膜上形成一个深平面,小心地在食道后面的内侧方向进行,从中线收回。图6-74胸锁乳突肌侧向收缩,肩带肌和甲状腺结构向内侧收缩。切开暴露的气管前筋膜颈动脉鞘内侧。颈椎C3到C5(横截面)。胸锁乳突肌侧缩,肩带肌向内侧收缩,气管前筋膜立即切向颈动脉鞘内侧。图6-75将胸锁乳突肌和颈动脉鞘从侧面缩回,肩带肌、气管和食道向内侧收缩,露出颈长肌和椎前筋膜。胸锁乳突肌和颈动脉鞘向外侧收缩,肩带肌和甲状腺结构向内侧收缩,然后在中线(横截面)纵向分开颈长肌。图6-76从椎体前部,从骨膜下解剖颈长肌,并将各部分侧向收缩,露出椎体前表面。颈长肌向中线左右两侧收缩,露出椎体前表面(横截面)。颈椎现在应该是可见的,被颈长肌和椎前筋膜覆盖。中线的前纵韧带可见一个闪亮的白色结构。交感神经链位于颈长肌上,就在椎体的侧面(见图6-77)。深部外科解剖
使用烧灼法,将颈长肌从需要暴露的椎体中线纵向分开(见图6-75,横截面图)。然后,用前纵韧带切开骨膜下肌肉,两侧(即中线左右两侧)回缩,露出椎体前表面(图6-76)。在适当的椎体上放置一个针标记,以正确识别水平后,获取侧位片。确保将牵开器放在每个颈长肌的下方,扩大暴露范围,同时保护喉返神经、气管和食道。神经
喉返神经在入路的最深处可能受到损伤。将牵开器放在颈长肌内侧缘下方,以保护它(图6-79)。交感神经和星状神经节可能受到损伤或刺激,导致霍纳综合征。保护他们,确保剥离到骨头是骨膜下从中线。避免在横突上解剖(图6-80;见图6-75)。血管
颈动脉鞘及其内容物受胸锁乳突肌前缘的保护。不要将自持式牵开器放在该区域,否则护套会收缩。如果需要额外的收缩,使用端部为圆形的手持式牵开器(见图。6-74,横截面图和6-79)。椎动脉位于横突外侧的横孔内,除非手术平面偏离中线,否则在入路过程中不应看到椎动脉(图6-81;见图6-76,横截面图)。下颈部入路甲状腺下动脉可穿过手术野。如果不小心分开,它可能会缩回颈动脉鞘后面,在那里很难取回和系紧(见图6-80)。特殊点
气管和食道牵开器放置不当。除非将牵开器放在颈长肌下方,否则所用的牵开器应为圆形并手持式(见图6-76,横截面)。如何扩大入路局部措施侧扩入路,从椎体骨膜下切除颈长肌。注意不要向外侧走得太远,以免损伤交感神经链。可扩展措施
这种做法不能推广。了解颈椎前路入路解剖学的关键在于了解颈部的三层筋膜。最浅的筋膜层是颈深筋膜的包埋层。筋膜像项圈一样环绕着颈部,但围绕着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分裂开来。后部与项韧带(项韧带)相连。浅层沿胸锁乳突肌前缘切开。分离筋膜层可以使胸锁乳突肌从侧面收缩并与下面的肩带肌分离。仅有的浅表结构是颈阔肌(一种旧的柔肌或皮肤肌的残余)和颈外静脉,如果侵入手术野,可以安全地将其分开(图。6-77和6-78)。下一层是气管前筋膜,在滑动面之间形成一层。它投资于肩带肌肉,从舌骨向下延伸到胸部(见图6-78)。它与颈动脉鞘(包括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密切相关。气管前筋膜与颈动脉鞘连续(见图。6-77和6-79)。因此,气管前筋膜必须在颈动脉鞘的内侧缘分开,这样颈动脉鞘才能侧向回缩,中线结构可以向内回缩。两组血管,即甲状腺上下血管,从颈动脉鞘穿过气管前筋膜进入中线。在极少数情况下,必须分割甲状腺血管以扩大暴露范围(见图6-80)。然而,与甲状腺上血管相连的喉上神经必须保留。筋膜最深的一层是椎前筋膜,它是位于椎前肌前的一层坚硬的膜。其表面有颈交感神经干,大致位于颈椎横突上方。椎体前筋膜下是左右颈长肌(见图6-77)。标志和切口标志颈动脉结节是C6横突前结节的增大。它比所有其他椎体结节(没有C7的前结节)大,可以摸到。C6结节是前切口的关键手术标志(图6-82)。图6-77C5层横断面图。注意颈深筋膜、气管前筋膜和椎前筋膜。注意气管前筋膜与颈动脉鞘的关系。环状软骨环在甲状软骨下很容易摸到。气管唯一完整的环,与C6椎体相对(见图6-71和6-78)。胸锁乳突肌从乳突和颈外侧上线向胸骨和锁骨斜行。它被封闭在筋膜中,筋膜必须在内侧分开,然后肌肉才能侧向收缩。胸锁乳突肌的神经供应来自副神经,副神经从后侧面支配肌肉。只要解剖仍在肌肉内侧或前内侧,就不存在神经损伤。但是,如果它偏向后侧,不仅供应胸锁乳突肌,而且供应斜方肌的脊髓副神经可能会受损(见图6-78)。切口
理想情况下,皮肤切口应与颈部皮肤的乳沟线平行。从下到前,这些线条横向延伸,使皮肤折痕切口更为有利。颈部前部的皮肤比颈部后部的皮肤更薄,更具活动性,因为皮下组织疏松,浅筋膜与颈部的筋膜没有连接。因此,皮肤回缩很容易;皮肤切口可以移动以适应手术的需要。对于大范围暴露,可以在胸锁乳突肌的内侧边缘平行地做一个纵向的,稍微倾斜的切口。浅表外科解剖及其危险性
颈阔肌与其纤维成一线分裂。肌肉很难去神经支配,因为它的神经供应大部分来自面神经的颈支,起始于下颌骨区域。在任何情况下,肌肉的功能都不是很重要;在缝合时小心缝合可以改善疤痕的外观。图6-78颈阔肌和颈深筋膜已切除。注意颈深筋膜(包埋筋膜)包围胸锁乳突肌。较深的气管前筋膜包围着肩带肌肉和甲状腺结构。将胸锁乳突肌前缘的筋膜分开,可以看到颈动脉鞘(见图6-74,横截面图)。鞘内有颈总动脉,在甲状软骨的上缘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它还包括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见图6-79)。当颈动脉鞘与气管和食道之间的平面进入后,通过钝性剥离很容易发展。然而,食管是一个脆弱的结构,很容易因不小心的回缩而受损。深部外科解剖及其危险性颈长肌位于椎体的前表面列,在C1和T3之间。肌肉的末端是尖的,中间是宽的。它们必须从椎体中取出,露出椎骨。切除并不会使它们失去神经支配,因为它们从后表面得到了节段性和横向的神经支配。颈长肌的前外侧表面有颈交感神经干及其众多的神经节。必须避免这些(见图6-77和6-80)。喉返神经
喉返神经是迷走神经的分支。左喉返神经在颈动脉鞘内下行进入胸腔。它绕着主动脉弓弯曲,在颈部上升,在气管和食道之间运行,为喉部供血。右喉返神经在颈动脉鞘内下降,在锁骨下动脉周围弯曲,然后以高于左喉返神经的水平进入颈部。此外,在极少数情况下,右喉返神经异常,使颈动脉鞘处于较高水平,并在甲状腺水平穿过手术野(见图6-81和6-80)。因此,左侧入路通常是首选的。只要牵开器正确放置在颈长肌下方,神经通常是安全的。这些神经的损伤非常严重,可能导致喉返神经麻痹,伴有声音改变、声音嘶哑和运动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图6-79胸锁乳突肌和肩带肌以及气管前筋膜已被切除。颈动脉鞘及其内容物已暴露。甲状腺、软骨和气管可见。注意喉返神经走行。图6-80颈动脉鞘及其内含物已切除。喉及其相关结构向内侧收缩。颈长肌和斜角肌及其压倒性的椎前筋膜可见。交感神经链位于颈长肌外侧缘。注意喉返神经在气管和食道之间的位置。所有分享及看法仅限专业人士交流及参考
参考及图片等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