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耗材的风暴,或许要来了
—
01.
国家耗材采购平台
开始填报数据
—
近日,一份《关于开展医院采购数据填报的通知》的红头文件显示,人工关节类、脊柱类、创伤类高值医用耗材开始数据填报。参加数据填报的医疗机构包括:有使用上述高医院,均参加填报;有使用上述高值耗医院,自愿参加填报。要求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平台”完成历史采购数据填报工作,系统开放时间为3月13日至3月23日。在此之前,业内已有多个动向,均指向全国骨科耗材。根据四川医保局消息,2月22日至23日,国家医保局局长胡静林率队赴四川省开展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调研。听医院、医院、医院关于骨科耗材及口腔耗材集采的相关意见建议。根据国家医保局官微消息,2月25至26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金甫在天津主持召开专题研讨会,并实地调研,了解骨科耗材生产流通情况,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在此之前,年12月3日,根据新华社消息,第二批医用耗材清单集中采购数据的快速采集和价格监测开始,主要包括人工髋关节、人工膝关节、除颤器、封堵器、骨科材料、吻合器六大类。—
02.
多地带量采购
最高降价95.6%
—
人民网消息显示,年12月31日,山东省5类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产生拟中选结果,整体平均降价82.59%,最大降幅95.6%。其中初次置换人工髋关节14家企业的14个产品平均降价86.26%,某类型初次置换人工髋关节,由原来元降至.33元,单个产品降价.67元。年9月29日,江苏省完成第二次耗材联盟谈判,最终骨科人工髋关节类平均降幅为47.20%,最大降幅为76.70%。年8月25日,根据中国江苏网消息,江苏省完成第三轮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组团联盟集中采购谈判,涉及全省超过家医疗机构。联盟带量采购的品种为初次置换人工膝关节、人工硬脑(脊)膜、疝修补材料3大类个产品,其中初次置换人工膝关节平均降幅67.3%,最高降幅81.9%。年11月,淄博市医保局发布山东七市联盟带量采购结果,采购产品包括93家企业的普通接骨板、锁定接骨板、髓内钉系统等骨科创伤类产品,覆盖七市所有开展骨科创伤等二级及以上余家医疗机构,最终中骨科创伤类产品平均降幅67.3%,单个产品最大降幅达94%。值得注意的是,因骨科创伤类高值耗材为骨科植入耗材类的第一大细分类别,涉及厂商较多,品规繁多,当时尚未有省份或是市级联盟进行集中带量采购。由淄博市牵头发起的七市联盟采购是全国第一次联盟采购体,规模大,在业内堪称省级带量采购。—
03.
跨国巨头或被杀价
—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年国内骨科植入类耗材市场规模为亿元,-年CAGR为17.1%,预计到年,规模可达到亿元。其中创伤市场是当前市场规模第二的细分板块,市场规模约为75亿元,同比增长14%。创伤市场也是唯一由国产厂家主导的市场,国产厂家市场份额为68%。脊椎市场规模约为76亿元,同比增长17%,超越创伤市场成为骨科植入耗材市场规模第一的细分板块。国内脊柱类耗材市场仍由强生、美敦力等外资品牌主导,国产厂商市场份额为39%,国产进口替代潜力仍较大。关节市场规模约为73亿元,同比增长22%,在三大板块中增速第一。关节产品技术壁垒较高,国产厂商市场份额仅有27%,主要厂商有春立医疗、大博医疗等,进口替代仍有较大空间。整体来看,骨科植入耗材市场还是进口企业占据多数市场份额,而且行业集中度较低。年,前20名企业共占据约57%的市场份额,其中6家进口企业占据约39%的市场份额,14家国产企业占据约18%的市场份额。威高、大博等国内龙头市占率不足5%。威高骨科招股书也显示,骨科市场竞争格局分散,外资巨头主导市场。以产品注册证为统计口径,目前国内骨科医疗器械市场的厂商约个,其中国内企业约个,整体竞争格局相对分散。尽管国内企业数量占优,但多数企业的经营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相对于外资巨头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企业凭借较强的技术优势、品牌影响力及资本实力仍然主导国内市场,市场占有率超过60%。附:主要骨科耗材企业(1)国外厂商1)强生(JohnsonJohnson)强生公司成立于年,总部位于美国,是全球具综合性、业务分布范围广的医疗健康企业,业务涉及消费品、制药、医疗器材三大领域。年,强生于国内成立子公司从事医疗器械相关业务。年,强生收购在全球市场(创伤和脊柱类为主)占据较大份额的瑞士骨科医疗器械制造商辛迪思(Synthes),并于年与辛迪斯中国子公司完成整合。强生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骨科巨头,年强生(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年度,强生在医疗器械领域的销售收入为.63亿美元,其中骨科医疗器械的销售收入为88.39亿美元。2)史赛克(Stryker)史赛克成立于年,总部位于美国,是全球领先的医疗科技公司之一。主要业务包括在骨科、医疗和外科设备以及神经外科和脊柱产品领域。年,史赛克收购创生医疗,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创生医疗成立于年,总部位于江苏常州,是国内领先的创伤及脊柱产品生产商之一。年度,史赛克的销售收入为.84亿美元,其中骨科医疗器械(不含脊柱及神经技术类)销售收入52.52亿美元,脊柱类业务收入30.58亿美元。3)美敦力(Medtronic)美敦力成立于年,总部位于美国,是全球领先的医疗科技公司之一。其主要产品覆盖心律失常、心衰、血管疾病、心脏瓣膜置换、体外心脏支持、微创心脏手术、恶性及非恶性疼痛、运动失调、糖尿病、胃肠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脊椎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五官科手术治疗等领域。年,美敦力收购康辉医疗,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康辉医疗成立于年,总部位于江苏常州,主导产品为骨科植入材料,广泛应用于人体创伤修复、脊柱矫形等治疗领域,是国内骨科行业主要企业之一。美敦力财年(年4月27日至年4月26日)的销售收入为.57亿美元,其中,脊柱业务销售收入为26.54亿美元。4)捷迈邦美(ZimmerBiomet)捷迈邦美成立于年,原名捷迈(Zimmer),总部位于美国,在骨科医疗器械领域具有全球领先的地位。捷迈邦美是进入中国市场最早的骨科公司之一,年收购北京蒙太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开启在华生产模式;年,捷迈完成对邦美(Biomet)的收购,并购后更名为捷迈邦美,主要产品涵盖骨科及牙科重建植入物、脊柱植入、创伤外科等相关产品。年度,捷迈邦美的销售收入为79.82亿美元,其主要骨科医疗器械领域(关节、脊柱、创伤、运动医学等)的销售收入为72.88亿美元。(2)国内厂商1)大博医疗(.SZ)大博医疗成立于年,年于A股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其主营业务为医用高值耗材的生产、研究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骨科创伤类植入耗材、脊柱类植入耗材及神经外科类植入耗材等。根据大博医疗年年报,其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为12.55亿元,其中创伤类产品收入为7.9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63.49%,脊柱类产品收入为2.6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21.11%。2)凯利泰(.SZ)凯利泰成立于年,年于A股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主营业务为骨科植入物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为椎体成形微创介入手术系统、脊柱及创伤类骨科植入物等。根据凯利泰年年报,其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2.08亿元,其中椎体成形微创产品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到42.04%,骨科脊柱或创伤产品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到12.72%。3)三友医疗(.SH)三友医疗成立于年,年于A股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主营业务为医用骨科植入耗材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为脊柱类植入耗材、创伤类植入耗材。根据三友医疗上市招股说明书,其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为3.54亿元,其中脊柱类产品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到93.19%,创伤类产品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到6.32%。4)爱康医疗(.HK)爱康医疗成立于年,年于香港联交所上市,主要产品为骨科关节植入产品。根据爱康医疗年年报,其年的营业收入为9.27亿元,以关节为主的骨科植入产品收入为8.98亿元,占比96.86%。5)春立医疗(.HK)春立医疗成立于年,年于香港联交所上市,主营业务为植入骨科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根据春立医疗年年报,其年主营业务收入为8.55亿元,其中关节假体产品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97.60%,脊柱类产品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2.40%。6)天津正天天津正天成立于年,前身为天津市华北医疗器械厂。天津正天是专业从事骨科医疗器械研制、生产、经营和服务的综合性公司,其产品线涵盖了骨科创伤、脊柱及关节等领域。行业预见:《中国植入医疗器械产业全景图谱》行业丨全球医疗器械公司强!国产械企仅一家上榜行业丨9.2万降至元!耗材采购大省首轮高耗带量采购结果出炉(附名单)医药行业专题报告之骨科行业深度研究10张图,了解我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情况预计年骨科植入市场规模将超过亿元!国产品牌替代空间大联系我们获取你的进阶指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