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医保局发布第一批耗材统一编码。
年6月4日,医保局发布《关于公示医保医用耗材分类与代码数据库第二批医用耗材信息的通知》,公布了第二批耗材统一编码,进一步推进统一的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为进一步降低高值耗材虚高价格奠定基础。
年7月3日,国家医保局下发了《关于委托开展〈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方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函》,这标志着高值耗材国家版集采的开始,也引领了各个省份全面且规范开展高值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也为地方开展医用高值耗材采购提供示范,形成常态化的集中采购制度。
年9月14日,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和使用工作启动会在天津召开,以冠脉支架为首批品种的全国集采启动。
年11月5日,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国家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公示。11月20日,医保局开展第二批医用耗材清单集中采购数据的快速采集和价格监测,主要包括人工髋关节、人工膝关节、除颤器、封堵器、骨科材料、吻合器六大类,涉及产品信息1万余条,具体到规格型号约32万条。
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年重点工作任务》部署了包含“推进药品耗材集中采购”等任务及其职责分工。提出年的重点工作任务包括加快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统筹推进相关重点改革,形成工作合力。
首批高值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中标的冠脉支架产品价格由1.3万元/只,降价到元/只,平均降幅达到93%,预计全年节约费用达到多亿元。表2:医疗耗材集采主要国家政策及时间节点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高值耗材细分品类众多,短期部分品类面临集采降价压力,各赛道国内产品技术发展阶段、进口替代情况等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心血管、骨科、血液净化耗材中部分品种技术较为成熟,进口替代也较为完全,如心血管的冠脉介入、封堵器等产品,国产化率已超过80%。但是,现仍有一半以上的高值耗材品类,仍以进口产品为主,例如骨科领域的关节类产品、眼科领域的人工晶体、口腔种植体、心血管领域的外周血管介入、神经外科的介入类产品、起搏器、手术外科领域的内窥镜软镜等。在国内,高值耗材临床需求尚未满足、国产产品供应相对较少的领域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国内多种疾病尚有较大耗材缺口尚未满足。以心血管领域心脏瓣膜为例,以往,国内心脏瓣膜狭窄及关闭不全主要以外科手术治疗,创伤面积大、恢复时间长,微创介入产品尚未在国内上市。图3:国内高值耗材产业主要品类国产化率情况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04未来高值耗材国产化道路仍然漫长1.集采实现“以量换价”推进国产化虽然我国医用耗材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比较稳定的6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产品档次与质量尚需获得国际市场深度认可,产品结构尚需从低附加值向中、高附加值转变,制造模式也需要从贴牌生产转型升级向原始设计制造商方向转变。我国医用耗材尤其是高值耗材生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导致了我国相关产品在参与市场竞争时被国际厂商的产品排挤的现象较为突出。国内耗材企业要想在短期内撼动进口企业产品的垄断地位仍然很难,主要是由于高端耗材的研发生产技术门槛极高,芯片、材料、工艺等技术难关仍未解决。未来国产化道路仍是漫长且曲折的。2.耗材全程可追溯管理,势在必行在如今耗材带量采购、严治价格虚高的背景下,高值耗材已成为医改“重头戏”,随着未来一段时间内,医疗SPD(Supply-供给/Processing-分拆加工/Distribution-配送)管理理念将助力国家医改行动的落地实施,同时这将增加高值耗材管理信息化、医院考核标准中的比重,因此高值耗材国家集采下的精细化管理革新,势在必行。与此同时,随着DRG的逐渐成熟,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住院天数、主要诊断、病症、手术处置、疾病严重程度及合并症、并发症等因素,将临床特征与医疗资源消耗相近的病人分入一组,以组为单位打包确定价格、收费和医保支付标准。——
体外诊断新媒体服务平台
满足好奇丨解决问题
长按加入知识星球
拨开迷雾,点亮未来
长按识别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