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有一个特点是:切除。骨科手术的特点是:重建。对于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来说,椎板成形术是经典手术,从发明到全球使用,目前已有近50余年了。在椎板成形术出现之前,治疗此类疾病采用椎板切除减压术,但由于术后发生颈椎后凸畸形(Kyphosis)和颈椎半脱位的几率很高,而切除了椎板,脊髓后方失去了骨性保护,软组织形成的瘢痕会进一步造成脊髓压迫,神经并发症很高。有困难就会有解决困难的方法。在20世纪70~80年代,日本医生在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发明及发展了椎板成形术。今天做一下回顾。
1.椎板切开术,在椎板正中间劈开,两侧椎板制作凹槽,将椎板抬起,实现椎管扩大减压的目标。为后期椎板形成术奠定了基础。
2.Z形椎板成形术(Z-shapelaminoplasty)
年,Oyama及其同事发明了该术式。
3.ENBLOC椎板成形术(整块椎板成形术)
年,Tsuji发明该术式。
4.单开门椎板成形术(Unilateralopen-doorlaminoplasty)
年,Hirabayashi及其同事发明该术式。
5.双开门椎板成形术(Double-doorlaminoplasty)
年,Kurokawa及其同事发明该术式。
这几种术式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应用最为广泛为单开门及双开门椎板成形术,并随之发明了相应的器械,使椎板成形术后更加牢固,明显减少了成形失败的可能。
单开门支撑钢板几双开门支撑钢板
文中图片源自文献,文中观点如有不当,欢迎一起交流学习。获取更多内容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