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爱迪生,这位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发明家发明了电影摄像机和放映机,让刻骨铭心的记忆能够永久留存。电灯,更是为世界带来光明爱迪生的发明深深地影响了世界
也影响了医学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现代关节镜之父渡边正义通过爱迪生的发明——电灯与摄影机,改进了关节镜,让关节里的病变一览无遗,从而将关节镜真正推向了世界。
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照亮了夜晚,关节镜让灯光照进了关节腔,打开了我们以往不曾看清的世界。
在90年代,风湿病学家对关节镜的兴趣开始增长,在办公室使用“针刀镜”已被证明是用于观察和采样滑膜的出色工具。具有远超一流光学性能的新一代“针刀镜”正在等待未来的研究者使用。
所谓的“针刀镜”,就是比关节镜更细小,直径不超过4毫米,跟一根筷子差不多粗。“针刀镜”在治疗痛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方面具有独到的疗效。降尿酸的药物疗法多存在疗程长、起效相对较慢、作用部位分散不靶向,需要等待的时间较长。
“针刀镜”技术针对病变关节、肌肉、肌腱、韧带组织,通过微型针械和药液张力的作用,剥离、松解局部组织的卡压、粘连及消减骨赘对周围组织的刺激。该技术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疗效显著,达到松解关节粘连、剥离病变组织、清除炎症物质、消除关节肿痛、恢复机体活动功能的治疗效果。
正常的关节是个封闭的结构,关节囊里面基本很少血管,那样里面的物质交换非常缓慢。得了关节炎的人,关节囊里面的关节液里充满了各种炎症因子,难以排出关节囊。但是通过针刀镜的不断冲洗,可以把这些炎症因子如同洗衣服加洗衣粉一样洗掉绝大部分。各种关节炎的关节里面有大量的炎症因子,痛风的关节里面有大量的尿酸盐晶体。
幸运的是,这些都是容易被水溶解冲走的。
针刀镜治疗的一个重要过程就是持续的使用水流冲洗,将蓄积的炎性组织液排出体外。
例如痛风病人,对关节内的炎性物质和细小的尿酸盐结晶进行稀释、灌洗,使其远离病灶,排出体外,缓解关节肿痛,达到“排毒”作用。
通过这样的治疗,患者短期之内关节疼痛可明显减少发作的次数,再配合正规的药物治疗及饮食控制治疗,可减轻关节内损害,阻止风湿病病程进展,防止关节活动障碍与畸形,可取得非常令人满意的效果!
另外,针刀镜治疗的切口与外科手术相比非常小,大多不到1厘米。
一般情况下,病人术后不久就可以下地活动行走,两三天就可出院,对生活影响不大。
针刀镜作为治疗炎性关节炎的新武器,创伤小,手术时间和恢复时间短,一般不需要全身麻醉和腰部麻醉,费用较低。目前医院骨内科已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