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近期骨科耗材股价大幅上涨请重点支持

前言

骨科行业上市公司近一年来,股价表现十分亮眼,其中港股双雄春立医疗和爱康医疗分别涨幅4.6和2.6倍,A股双杰凯利泰和大博医疗均涨幅超过1倍。西南医药团队自年8月开始独家底部重点推荐凯利泰,并于年9月全面看多骨科行业。自我们从年8月重点推荐骨科行业以来,凯利泰、爱康医疗、春立医疗均涨幅超过一倍,大博医疗涨幅也超过50%,表现十分抢眼。我们推荐骨科行业的核心逻辑:第一波婴儿潮于年大规模迈入55岁以上(疾病高发年龄段)+产品价格下降带动多年积累的患者需求得以释放+全球骨科技术更新放缓助力国产质量加速追赶+国内政策推动行业向龙头集中。1)骨科为老龄化前周期,最先受益。建国以来第一波婴儿潮开始于年,出生人口较之前每年万迅速提升至万以上,并持续10余年之久,这波人群将于年进入55岁,相应退行性骨科疾病发病率显著提升,将为行业发展持续提供高基数患者人群;2)随着国产品牌的崛起以及耗材价格的持续降低,患者治疗可及性显著提升,以关节置换为例,春立+爱康在中低端市场的高速增长彰显了基层患者的需求快速释放;3)创伤类产品技术成熟较早,产品迭代慢,国产品牌已基本实现了赶超,以关节类+运动医学的高技术领域近年来技术更新也逐渐放缓,国产赶超外企的步伐加速,将为国内企业发展提供绝佳良机;4)高值耗材集采势在必行,但又显著区别于仿制药“4+7”政策,唯价格论带量采购的模式很难推行(南通、江苏、安徽集采以有所反应),安徽+江苏模式表明未来集采将推动行业向龙头加速集中。

以下内容来自我们最新外发报告:

骨科行业专题报告系列一:骨科行业高景气度,头部企业最为受益

1

投资要点

投资逻辑:1)国内骨科市场有望维持十年高景气度,年市场规模将超过亿;2)国内骨科市场由外资占据60%份额,国产替代空间较大;3)国内骨科行业市场集中度低,集采降价有望推动行业向头部企业加速集中。

骨科市场欣欣向荣,国内市场年将超亿:骨科作为医疗器械行业重要的细分领域,占据全球医疗器械9%的市场份额,年全球前二十大器械公司中包括前5家大骨科公司,全产品线布局的史赛克当前市值超过亿美元,特色化骨科巨头施乐辉当前市场约亿美元。-年全球骨科市场由亿增长至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预计年市场规模将达到亿美元。年我国骨科市场规模达到亿,-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7%,预计年市场规模将超过亿元。

国内骨科行业有望维持十年高景气度:站在当前时点,我们认为国内骨科行业将维持10年高景气度,主要因为:1)骨科疾病与年龄相关性极高,随着年龄的增长,骨折、脊柱侧弯、脊椎病、关节炎等发病率大幅上升,中国第一波婴儿潮即将迈入60岁以上,骨科高发疾病人群将持续显著增长;2)年国内运动人群预计达5亿人,运动损伤类疾病发病率提升,另外随着椎间盘突出的年轻人趋势,微创治疗需求将持续增长;3)年我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和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和3.1万元,将推动骨科消费需求尤其高端需求的持续释放。

国产替代持续进行,市场集中度有望向头部企业集中:国内骨科市场由外资占据60%份额,尤其在关节、运动医学领域以及细分领域的高端市场,国产企业具有较大的替代空间。另外,国内骨科行业集中度较低,年前五大公司合计份额仅为38%,前十大公司合计也仅为50%,随着国内集采政策的出台以及头部企业竞争优势的持续提升,骨科行业有望加速向头部优势企业集中。

降价大势所趋,头部企业有望受益:在骨科整个价值链上,中间渠道占据主要的利润空间,生产商的出厂价通常大幅低于终端中标价,高值耗材降价虽然大势所趋,但预计对生产商的出厂价影响有限。另外,集采大幅降价或使小企业的竞争力将大幅下滑,有利于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

投资策略与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yuanz.com/lygk/3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