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圣诞节。
这是一个对美国人来说极为重要的节日,他们对这一天的向往不亚于我们对春节的向往。
各位知道吗?年的12月25日,正有人在朝鲜为了我们,为了国家出生入死。
年12月,朝鲜战场上,一位穿着志愿军军服的将领站起身,他抖了抖身上的雪,对着正坐在周围的志愿军战士们说:“同志们,你们知道过几天是什么节吗?”
围坐在这位正在提问的将领身边的战士们,大多年纪都不大。
其中一位战士经历过一番思考后,一拍手,说道:“首长,过些日子不就是元旦了吗?”这时,众战士都想到了这个,纷纷说道:“对啊,过些日子不就是元旦了吗?”
元旦本是一家团聚的日子,可他们却在异国他乡为国征战。
一想到这里,战士们的情绪瞬间有些低落,脸上都露出了悲伤的神情。
一些较为年幼的战士甚至低声哭泣了起来,他们对着旁边年长一些的战士说自己想家了。
志愿军将领见到这一幕,说道:
“战士们,我们现在就是为家人战斗,为自己祖国战斗。我们的家人正在家中等着我们回去呢!我们尽早把敌人打跑,就能尽早回去跟家人团聚了。所以你们不要悲伤,也不要难过!”
志愿军将领的话起了作用,志愿军战士们的情绪渐渐高涨了起来。
见状,这名将领继续说道:“刚刚大家说得对,过些日子确实是元旦了。可我要说的却不是这个,过些日子就是圣诞节了。各位知道圣诞节吗?”
战士们对圣诞节都不了解,纷纷摇头。
将领继续说道:“圣诞节是一个对美军来说极为重要的节日,差不多相当于我们的春节了。美军现在叫嚣着要在圣诞节前结束这场战争,你们说咋个办,要让他们过好圣诞吗?”
战士们听见将领说美军竟叫嚣着要在圣诞节前将他们打败,脸上的愤怒显而易见,有些情绪激动的甚至站了起来,直接说:“不让过!打!”
今天我将带各位了解的就是一位让美军没能过好圣诞节的志愿军中的一员——涂伯毅。
他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二、三、四次战役,到最后为了不被敌人发现他的存在,为了完成部队交给他的潜伏任务,活生生忍受了烈火焚身的痛苦,他就是“活着的邱少云”!
年12月,涂伯毅出生在四川省云阳县下辖的稻场村。
这是一个十分贫困的村子。在当时,农民们大都过得不好,既要受当地地主以及一些乡绅土豪的压迫,又要经受战争的摧残,生活可谓是苦不堪言,而涂伯毅就出生在这个年代。
涂伯毅看了太多地主压迫农民的事,也看了太多旧军阀伤害村民的事,使得他内心的反抗情绪越来越高。
涂伯毅性格坚韧,从小就不喊苦,不喊累,他觉得自己是家中的男丁,要好好干活,要好好保护自己的家人才行。
他已经很拼命地在干活了,可家中的日子怎么还是这么难呢?到底怎么做才能让他和他的家人过上幸福平安的好日子呢?涂伯毅虽年幼,但他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这些问题。
涂伯毅家中虽贫困,但父母对于读书都很看重,他们觉得就算再苦,也不能让孩子没书读,因此他们缩衣节食,硬是省出了给涂伯毅读书的钱。
涂伯毅本想不读书,因为家中已经很辛苦了。可父母的态度强硬,容不得涂伯毅拒绝,涂伯毅只能听从父母的安排,放下手中的农活,去学校读书。
读书期间,涂伯毅的思想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这时的他想的不再只是让自己的家人过得幸福平安,而是希望全国和他家一样情况的家庭都能过得幸福平安。可空有满身抱负,却不知该如何去进行。
就在这时,涂伯毅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这个组织。
经过仔细了解,他知道了中国共产党原来是一个专为他这种家庭说话,能造福国家,能带着国家走上幸福之路的组织。
了解过后,涂伯毅想:“这不就是能帮我实现愿望的组织吗!我一定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位光荣的共产党员才行。”
带着满身的干劲,涂伯毅每日挑灯夜读,抓紧一切机会学习。终于,他成功考上了一所著名军校——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四十二军军政干部学校。
当涂伯毅的父母得知自己的孩子竟然考上了一所军校时,他们喜极而泣,逢人就说自家孩子考上了一所好学校,他们家也出了一位知识分子。
这时的涂伯毅才18岁,他的未来不出意外会是一片光明。毕竟若涂伯毅成功从干部学校毕业后,他大概率会成为一位军队干部,既光宗耀祖又能实现他的愿望。
军校就读期间,涂伯毅像之前一样,每日挑灯夜读,学习军事理论知识,每当遇到不会的就拿一个小本子记下来,等之后一起寻找答案。若实在不懂,他才会去问老师。
另外,涂伯毅也在想尽办法提高自己的军事技能,他渴望保家卫国。
可他知道国家已经没有战争了,不用上战场了。
每当想到这,他都有些遗憾,他总是在想,若他能早生几年就好了,他也要和那些解放军战士一起,把敌人赶出祖国。
不过他也知道,出生在何时是他不能改变的事。就算不能上战场,扎根于新中国的建设也很好,一样能让百姓们过得幸福。
但就在不久之后,朝鲜战争爆发了。
这时,毛主席、周总理等党中央领导人多次发表讲话进行警告却被狂妄的美军无视。10月1日,美军越过“三八”线,中国政府立即派出志愿军前往朝鲜,与美军作战。
战火影响到了正在学校读书的涂伯毅,他奉命从学校提前毕业,且被分配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野战军42军师政治部工作队。
被分配去师政治部的涂伯毅听到国家在选志愿军入朝,他意识到自己保家卫国的愿望终于能实现了,因此他不带一丝犹豫地报名了。
年10月,涂伯毅跟着大部队前往朝鲜,涂伯毅跟随的部队是首批进入朝鲜战场的部队,因为当时中国还处于战后重建时期,这批战士们是走路前往异国他乡参战的。
朝鲜纬度较高且近海,10月份的气候已经十分寒冷潮湿,战士们在步行渡河后,身上的衣服都干不了,只能将湿衣服继续穿在身上。
寒冷的天气让身上的湿衣服结上了冰,异常寒冷刺骨。
我们普通人在穿着湿衣服时都会十分难受,更何况是在寒冷的冬季穿着湿衣服,这在我们普通人看来是难以忍受的,可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却以顽强的意志忍受住了这种痛苦。
另外,当时的美军经常在白天开着飞机在空中盘旋,四处搜查。志愿军战士们为了不被美军发现,只能白天躲藏在山林中或洞窟中休整,夜晚继续前行。
夜晚比白天更加寒冷,也更加难看清前方的路,且因朝鲜境内较多沼泽地,我军战士在夜晚行进过程中经常会不慎踏进沼泽地中。
行进时间长达一周,这一周中我军战士经历了许多我们想象不到的磨难,不过幸好,我军战士最终还是到达了指定地点,也就是战斗前线。
到了前线后,战士们在志愿军将领的指挥下,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战役。
短短三个月,战士们就与美军进行了三次战役,而这三次战役中都有涂伯毅的身影,涂伯毅也在这三次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在第三次战役后,美军记恨志愿军没让他们好好地度过一个圣诞节,很快就发起了进攻。
年2月,志愿军与美军的第四次战役打响了。
经历了三次战役的涂伯毅身上的伤自然不少,他本可以借养伤为由好好休息一番,可他不愿意,他认为国家有难,自己没有休息的权力,因此他又自告奋勇地参加了第四次战役。
涂伯毅的领导见实在拗不过涂伯毅,就答应了涂伯毅希望参与第四次战役的请求。
涂伯毅很快就领到了自己的任务,那就是和他的两位战友一起潜伏在汉江北岸的一个小山坡上,这里丛林密布,极适合隐藏及伏击落单的敌军部队。
年2月14日傍晚,涂伯毅和两位战友就动身前往伏击地,三人分散在三地。
他们在此地伏击了一整晚,渴了就抓起地上的雪往嘴里塞,含一会儿化成水了就咽下去;
饿了就掏出自己身上带的干粮,干粮大多为饼子和土豆,此时的干粮早就被冻得跟一块石头一样了,难以入口,可食物来之不易,慢慢地啃还是能吃下去的。
终于,天亮了,阳光透过丛林照在了已经伏击了一整晚的涂伯毅和他的战友身上,三人身上的雪慢慢融化。这时他们看到天边飞过来了一些黑点。
等那些黑点接近了后,他们才发现那些原来是美军战机,足足有十几架。
看到这十几架战机,涂伯毅的脸色瞬间凝重,他悄悄地将自己手中的枪对准飞过来的美军战机,只等美军战机一进射程,就开枪。
可美军已经因低空飞行被射击过很多次了,因此他们此次并未降低飞行高度,而是选择在涂伯毅所在山坡的上空盘旋。
突然,涂伯毅看到有很多黑点从美军战机上掉落。
作战经验丰富的涂伯毅立刻就猜想这些黑点可能是炸弹,因此他将手指深深地扎进土地。这是在军校上学时教官教过的,可以减少炸弹爆炸时对人体产生的伤害。
那些黑点一接触地面,周围地区立刻燃起熊熊烈火。
涂伯毅这才意识到这是有“小型原子弹”之称的凝固汽油弹。
这种炸弹爆炸时会使周围区域粘上特制的凝固汽油。凝固汽油只要一落地就会开始燃烧,且燃烧的火焰极难扑灭,有不少志愿军战士都因这种炸弹被烧得面目全非。
美军投下了很多枚凝固汽油弹,有几枚正好落在了涂伯毅的周边。
火焰很快就烧到了涂伯毅的身上,渐渐地,涂伯毅被火焰包围全身,可他不能动,若他此刻起身,那这次的潜伏任务就宣告失败了,因此涂伯毅只能咬紧牙关,在心里给自己打气。
不知过了多久,美军战机终于走了,涂伯毅赶紧起身,这时他发现附近有一个洞窟,就赶紧跑进洞窟,在地上打滚,企图扑灭身上的火焰。
终于,火焰熄灭了。可涂伯毅这时已经瘫倒在地,奄奄一息。
他隐约感觉到自己的脸似乎融化了,自己的手似乎也不太对劲,可强烈的疼痛让他无法想象更多事,最后,他活生生痛晕了过去。
他醒来时,发现自己浑身上下都包着纱布,动弹不得,伤口的痛楚提醒着他:他还活着!
涂伯毅想开口,可他发现自己的嗓子似乎被火燎过,发出的声音嘶哑难听,小得好像蚊子叫,不过他的声音还是被照顾他的医务人员发现了。
医生简单检查后,发觉涂伯毅似是有话想说,就让涂伯毅在不感到痛苦的情况下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从涂伯毅断断续续的话语中,医生终于知道了涂伯毅是在问他是在哪。
医生解释道:“涂伯毅同志,你的战友当时在洞窟找到了你,那时的你浑身焦黑,你的战友见你还有微弱的呼吸就将医院。”
之后,医生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可是你的伤实在太重了,医院的医疗技术有限,因此你在经抢救后就被送回了国内,继续接受治疗。在你昏迷的这段时间内,你经历了8次手术,幸好你挺过来了。”
涂伯毅听到这番话,眼里浮现了泪水,他继续用嘶哑的声线说道:“我还能去前线吗?”
听到这句话,医生没有作答,只让涂伯毅好好休息。
虽然没得到医生的回答,但涂伯毅知道自己今后大概率是与前线无缘了。
医生没有告诉涂伯毅的是,这时涂伯毅已经毁容了,他做的手术大多是植皮手术。
医生想着涂伯毅现在还未满20岁,若这时说这些,那简直是雪上加霜,还可能会让涂伯毅失去活下去的动力,因此他选择了隐瞒。
不仅如此,他还让照顾涂伯毅的护理员将所有能反光的东西都收了起来。
时间一天天过去,涂伯毅的纱布也拆了下来,他摸着自己脸上疙疙瘩瘩的伤痕,再联想到自己在被火烧时感受到的脸融化的情形,他十分想知道自己现在是何模样。
可他这时才发现竟找不到一面镜子,就连能够反光的东西都找不到。他的心里出现了一些不好的念头,这时的他更是迫切地想知道自己的模样。
一天夜里,趁护理员不在,医院,医院附近的池塘边,医院的灯光,他看见了自己的模样。
这还是一张人脸吗?这是怪物吗?
涂伯毅这样想着,他被池塘里映出的自己的脸吓得跌倒在地。
在得知自己的脸竟是那样一番“怪物”模样后,涂伯毅消沉了很久。
医院后,为了不给医务人员添麻烦,他隐瞒了自己得知样貌的事情。
可医务人员见涂伯毅的情绪一天比一天低落,还时不时会挡住自己的脸,也猜到了涂伯毅已经知道了自己现在的模样了。可涂伯毅有心隐瞒,他们也不能揭人伤疤。
在医院养伤期间,涂伯毅还愿意上街出门走动一下,可自从某次他上街时,路上的孩子竟被他的模样吓得哇哇大哭,涂伯毅就不愿再出门了。
他每日都待在自己的病室里,要么坐在病床上看看书,要么站在窗户旁看看外面的风景。
直到年,涂伯毅的伤势终于稳定了,他被安排进了四川省革命伤残病人休养院休养。
刚进休养院时,涂伯毅十分自卑,每每出房门,他都会将自己的脸全部遮住,生怕吓到外面的孩子。且为了少跟别人打交道,他在休养院内找了一份工作,那就是“档案管理员”。
涂伯毅的情况被休养院内其他战士们发现后,他们一致觉得不能让涂伯毅继续消沉下去。
考虑到涂伯毅已经消沉了很久,因此他们选用的是循序渐进的方法,先让一两位战士经常去涂伯毅的房间内与他聊天,熟悉后一步步将他带出房门与更多人聊天。
带出房门与他们聊天的目标很快就达成了,可涂伯毅怎么都不愿意踏出休养院的大门,这可让同在休养院的战士们急坏了。
后来他们在与涂伯毅的聊天中才知道了原因,原来涂伯毅不愿意走出休养院的原因是怕自己的样貌吓到路上的孩子。
涂伯毅如此抗拒出门,休养院内的战士们想到了另一种方法,那就是让涂伯毅放开胆子干。
休养院内的生活比较无趣,每天的娱乐除了聊天还是聊天。为了让战士们能够休养得更好一些,休养院内经常会举办一些文艺活动。
时间一长,休养院内也有了表演队。而休养院内的战士们想出的,让涂伯毅放开胆子干的方法,就是让涂伯毅参加文艺活动,加入表演队。
涂伯毅本来是拒绝的,可看着周围战士们脸上的神情,他想着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因此他开始报名参加各种文艺活动,到最后涂伯毅真的成功加入了表演队。
他终于走出了过去的阴霾。
年,涂伯毅随表演队来到了北京汇报演出,他们表演了一出《闹元宵》,欢乐的氛围直接感染了台下的众人,掌声四起。
演出结束后,周总理接见了表演队的众人。据涂伯毅回忆,当时的他非常开心,本想着能见到周总理已经是莫大的荣幸了,结果周总理还与他握了手,甚至夸赞他是人民的艺术家。
接受采访时,涂伯毅一提起这件往事,就满脸自豪。
后来,涂伯毅作了许多场报告,向社会各界人士,其中有孩子,企事业员工等。
他向他们讲述了自己曾经历过的事情,着重讲述了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情形。
晚年,曾有人问涂伯毅是否后悔参加了那次潜伏任务。毕竟如果不参加那次潜伏任务,涂伯毅也不会在战场上毁容。
可涂伯毅只说:“我从不后悔登上那个山坡,就算再来一次,我还是会接这个任务!”
涂伯毅还说:“我还算幸运,活着回来了,我一些战友,都没能回来,牺牲在了战场上。”
其实像涂伯毅这样的年纪轻轻就上了战场的战士不在少数,他们就像涂伯毅说的那样,有些活着回来了,可有些却永远留在了朝鲜战场上。
那一条条原本鲜活的生命,可现在却永远地留在了异国他乡。
涂伯毅如今90岁了,他还在祖国各地作报告。
他想着,只要他还在世,就要一直发挥余热。
辗转各地作报告并不是为了出名,也不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尊敬他,他只是想让更多人了解当年那段历史,了解国家如今的和平安稳来之不易,将抗美援朝战士们的精神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