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骨科手术受制于医生经验和术中设备,存在操作精准度不稳定、复杂术式难普及等不足,亟需精准治疗解决方案。随着微创外科手术和智能外科手术的快速发展,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技术代表了骨科精准治疗的未来方向。最近科创板过会的天智航就是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行业的领军企业,那么,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来了:
骨科手术机器人是怎样的生意?市场规模究竟有多大?竞争格局如何?
医疗机器人,到底是怎样的?
医疗机器人是机器人技术与医疗技术的结合产品,属于高端医疗器械。医疗机器人技术最早在神经外科活检和髋关节置换领域实现了应用。年,研究人员借助工业机器人平台完成了机器人辅助定位的神经外科活检手术,这是机器人技术在医疗外科手术中的首次应用。年,美国IBM公司的ThomasJ.Watson研究中心和加利福利亚大学合作开发医疗机器人技术,并于年推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医疗机器人——RoboDoc,该机器人主要用于髋关节置换,并通过了FDA认证。
相比较于国际同行,北美市场已渐入成熟期,欧洲因各国发展而异,亚太地区发展较晚,处于低水平的起步阶段。在医疗机器人市场份额的分布上,年,美国和欧洲分别占据全球医疗机器人63%和25%的市场份额,而亚太地区市场份额只有12%,仍处于较低水平。
市场虽然大部分被国外占据着,但是各个国家的公司具体的医疗机器人业务方向是有区分的:
基于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以及先进的机器人工业基础,欧美等国家在手术机器人的研究路径上,通常以关节损伤、老化为切入点,集中于对膝关节、髋关节的置换手术研究。
我国基于经济社会发展、人口老龄化以及现代交通工具发展的国情,我国骨科伤病和脊柱疾病数量较大,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而天智主要是针对骨创伤进行治疗。
天智航与国外巨头没有直接的竞争的压力,那么细分的骨科手术机器人生意做的如何?
业绩“过山车”
近年来,天智航业绩状况并不尽如人意,其净利润增速呈“过山车”态势,且或面临巨亏的风险。
-年,天智航营业收入分别为4,.18万元、3,.16万元、2,.52万元、2,.61万元、7,.47万元、12,.2万元,-年同比增长率分别为-7.16%、-38.16%、6.68%、.58%、72.89%。
同期,天智航的净利润分别为.62万元、-1,.27万元、-1,.4万元、-2,.98万元、2,.23万元、-.04万元,-年同比增长率分比为-.95%、11.22%、-76.65%、.09%、-.2%。
到了年上半年,天智航实现的营业收入为4,.85万元,净利润为-6,.96万元。
天智航主要为医疗机构提供骨科手术机器人、手术中心专业工程、配套设备及耗材以及专业技术等四方面服务。
其中以销售骨科手术机器人为主,该项产品占报告期内销售总额的比重不断提高,分别为42.87%、75.66%、78.76%以及91.12%。
天智航主要为医疗机构提供骨科手术机器人、手术中心专业工程、配套设备及耗材以及专业技术等四方面服务。
其中以销售骨科手术机器人为主,该项产品占报告期内销售总额的比重不断提高,分别为42.87%、75.66%、78.76%以及91.12%。
图表:收入结构(道科创整理)
从营收来看,公司似乎已经要开始盈利了,那么钱亏哪里了?天智航产生亏损的最大原因,是资产并购失败。
为延伸骨科手术机器人的产业链布局,天智航先后围绕骨科手术机器人投资了国内外众多相关领域企业。
年天智航为开拓脊柱医用耗材类业务,投资了法国SPW公司;
年,天智航投资了美国GYS(持有2.44%股份)和美国MOBIUS公司(持有1.19%股份),二者主要从事移动CT领域工作,均未上市;
年天智航下属公司水木东方投资多家医疗机器人领域相关公司:英特美迪、上海谦迈等(均未上市)。
其中一笔最为标志性的投资,是对法国SPW的二级市场增持投资。天智航早期主要向SPW公司采购脊柱手术螺钉,用于搭配手术机器人对外销售以及少量用于研发。年天智航投资多万,但到年底,由于SPW公司股价大幅度下跌,天智航确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损失.11万元,对年当年的净利润产生重大影响。
产品市场接受度差
资产并购失败是一方面,不幸的是,近年来,骨科手术机器人的产能利用率及产销率情况,亦不容乐观。
-年以及年上半年,天智航骨科手术机器人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24%、10%、12.67%;同期,其产销率分别为50%、66.67%、66.67%、42.11%。
而令人唏嘘的是,-年以及年上半年,天智航骨科手术机器人的产量合计79台,销量合计47台。
除了产能利用率和产销率双低,天智航的骨科手术机器人还面临着诸多局限性。
据招股书,骨科手术机器人作为大型医疗设备,医院购买费用相对较高。-年以及年上半年,天智航的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平均售价分别为.1万元/台、.39万元/台、.62万元/台、.21万元/台。
除此之外,使用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的骨科手术收费要高于传统手术模式。且目前使用骨科手术机器人的费用多数尚未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该部分费用需要完全由患者自行承担。
据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