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训练骨科术后患者重获健康的必经之路

北京治手足癣最好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833641.html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

那么骨科手术后的患者

卧床静养、能不动就不动

就能恢复如初了吗?

在日常工作当中遇到的很大一部分患者都秉承着这个信条,安心休养,下面给大家展示几组对比照片:

由此可见:骨科手术后一味地静养会对病人造成非常严重的甚至是不可逆的功能障碍;而尽早的开始科学的康复治疗,可以极大的缩短康复周期,并且可以使患者尽可能的恢复至术前的功能状态,以最佳的功能状态重返家庭生活以及工作。

那么“伤筋动骨一百天”的说法有没有道理呢?

其实从骨骼骨折和软组织损伤的愈合时间来说,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首先,骨折的愈合分四个阶段:

1.血肿机化期:骨折发生时局部出血形成血肿,血肿转化成肉芽组织把骨折断裂的地方填充,再进一步转化成纤维组织,骨折发生后1-7天内发生。

2.软骨痂形成期:特点是骨痂形成,肉芽组织逐渐被软骨组织取代,一般发生于骨折后2-3周。

3.硬骨痂形成期:骨痂彻底转化成骨性组织,获得坚强的稳定性,一般持续至骨折发生后的3-4个月。

4.塑形期:逐渐恢复到骨折前的原始形态,持续数月或数年不等。

其次,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不同于骨折的愈合,他们本身是不会愈合的,是需要增生出来的瘢痕把断裂或者撕裂的地方连接起来的,叫做瘢痕愈合。在3-4周里,肌腱断裂的地方会有大量的纤维细胞增殖出来,把断裂的地方连接起来,5-6周就能够通过瘢痕达到基本愈合。6-8周的时候,这些瘢痕组织发生改变,胶原纤维开始沿着受力的方向平行排列,这样就会变得更结实了。

综上所述

损伤部位的愈合时间一般持续三至四个月。手术的目的是使损伤的组织重新复位,并且通过内固定物加固,减少骨折端移位造成的疼痛,从而为受损伤的组织创造一个良好的愈合环境,并且提供足够的稳定性,为尽早的活动受伤肢体创造条件。《骨折治疗的AO原则》中定义骨折的治疗原则: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单纯的组织愈合远远不是术后恢复的主要目标,使患者最短时间内恢复至最大功能才是治疗的终极目标,而达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就是康复治疗。一直以来骨科手术技术改进、内固定材料的革新、手术器械的研发都是以此为指导目标。

最佳的康复介入时间是多久呢?

术后康复分期:1.术后4-6周:骨折康复的“蜜月期”,经过此阶段损伤部位初步愈合,此过程接受科学康复治疗的患者都能获得比较好的功能基础,达到生活自理。可悲的是临床当中绝大多数患者的“蜜月期”都是在家中度过的,当再次复诊的时候基本上是术后1-2个月了,这时受伤肢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活动度丢失、关节粘连、肌肉萎缩等多种问题,正如上文图片显示的一样,严重的会造成终身的残疾。2.术后6周-3个月:骨折康复的“黄金期”,受伤组织进一步愈合,受伤部位获得坚强的稳定性,在此阶段患者可以最大程度的恢复关节的活动度、肌肉的力量、关节的稳定性与灵活性,进而使受伤肢体的功能恢复至基本正常,重返正常的生活以及工作当中,然而很遗憾,临床当中多数患者此阶段已经形成了各种程度的关节障碍,使得康复效果达不到最佳。3.术后3个月到半年:骨折康复的“晚期”,晚期不代表无计可施,此时康复治疗依然有效,只是治疗效果大大降低,治疗周期大大延长,并且在对抗粘连和关节僵硬的过程当中,造成损伤的风险大大增加。

康复应该走在障碍的前面,康复介入的时机应该是越早越好,防患于未然才是最佳的康复策略!

“我刚刚做完手术就能活动么?不会影响骨折愈合吗?太疼怎么办?”

首先疼痛的管理是术后早期康复治疗的重中之重,药物、电疗、冷疗、压力治疗都可以减轻术后的疼痛以及肿胀;另外,术后早期受伤肢体的主动或被动活动都是要求在微痛范围以内进行,所以说疼痛只会越来越轻,而不会成为影响我们的主要问题。其次,当损伤发生时,伤害信息传递到大脑,会使大脑启动防御模式,即受伤肢体肌肉链不受控制的持续收缩,对肢体的感知以及控制都会大幅降低,说直白一些可以理解为“大脑和受伤的肢体失去了正常的连接”,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的联系出现了问题,手术后的应激和术后暴力的训练都会进一步加重这一问题。所以说“神经肌肉促通”是手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另一重点。具体方法包括:放松训练、感知训练、定位等长收缩、肌肉能量技术、安全范围内柔和的被动活动、主动活动、相邻关节的主动活动、呼吸训练、姿势矫正等等。

上图所示,为术后患者各种不良姿势,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对后期肢体的正确运动模式的影响非常大。

至于对于影响受伤部位愈合的担心也是没有必要的。一方面经过手术固定后,受伤部位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稳定性足以承受适度的运动;另一方面,运动训练的强度和内容也会根据手术方式与病人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设计,从而保证在不影响愈合的前提下获得功能的恢复。

“关节活动度受限和肌肉萎缩是最常见的功能障碍,那么是不是只要练出正常的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就可以了呢?”

实则不然!功能性训练的过程包括:活动度训练→稳定性训练→有控制的活动度→技巧性活动。正常的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只是功能恢复的基础,然而正常的功能活动需要的是大脑与运动系统的共同协作,在恢复关节活动度和力量的同时恢复正常的运动模式,以及进一步对关节的动态稳定性、灵活性、协调性的训练才是我们重获健康的密匙!

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真心希望您远离意外,但当意外不可避免时,也希望您能享受到最科学的治疗过程,手术后尽早开始康复治疗,从而以最小的代价重获新生!

文案|王威编辑|任美慧责任编辑|钱磊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yuanz.com/wcgk/87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