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骨科看病,通常需要的检查有X线、CT、磁共振或者超声。不少患者有这样的疑惑:
“医生,我膝盖的磁共振都做了,为什么还要拍X片?”
“医生,为什么不让我直接做CT,刚刚还拍X片干嘛?”
“医生,磁共振不是最好吗,让我做个磁共振检查一下吧!”
在解答这些疑惑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些基础性知识
X线是什么?X线是骨科疾病筛查的首选检查方式,运用最多。我们平时说的“拍个片子”就是它。简单解释:X线透过身体,可以帮助你看到骨骼的大体结构。受检者会接受一定的辐射剂量,但是单次检查的辐射剂量并不高。
优点:看骨头、看骨质,具有整体观,价格低。
缺点:有些部位的韧带、软骨等软组织看不到。
CT是什么?CT也是X线穿透身体,但是它更为精细,能够看到骨骼的细节能多层面显示组织内部具体结构。就像“切片面包”一样,X先看到的是整个面包(看不到面包里面的“黑点”);CT看到的是一片片切开的样子,可以看到黑点”。
优点:多层薄层扫描,可以二维或者三维重建图像。
缺点:辐射较大,软组织分辨率低。
磁共振是什么?磁共振成像(MRI)主要是利用电磁波信号成像的原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到X线或CT看不到的肌腱、韧带及软骨的结构。
优点:组织结构呈像更加清晰,更能显示多节段病变及软组织疾病。核磁共振无射线伤害,不存在电离辐射。
缺点:费用相对较高。
超声是什么?随着“肌骨超声”发展,现在的超声可以精准诊断人体软组织和骨骼、周围神经的相关疾病。
优点:费用较低,安全无辐射,可观察肌肉、肌腱、韧带的细微结构病变,并且可以动态观察。
缺点:呈像局部而且受限制。某些深部病变,有时候受组织影响,声波无法穿入。对医师技术有要求。
提问时间Q医生,我愿意花钱,做磁共振不是最好吗?A核磁共振虽然没有辐射,但是禁忌症也较多,且有些方面核磁共振不如CT和X线。如:对肺小结节、骨骼结构的细节表现、骨折等。并不是越贵的检查就越好。
骨科常见检查的选择骨折首选X光片,但有些部位X光片看不够清楚时,需要做CT来进一步的确诊。
脊柱:包括颈椎、胸椎、腰椎、骶椎首先行X光片,如果要判断有没有椎间盘突出,是否压迫神经时首选磁共振。如果怀疑有脊柱肿瘤、结核等时还要加拍CT。
四肢关节:肩、肘、腕、髋、膝、踝看关节整体结构、是否有骨质增生、下肢力线时,首选X光片。如果怀疑有韧带、半月板、滑膜等的病变或者关节积液,需要做磁共振或者超声。
骨科常见检查的选择X线片、CT、核磁及超声原理不同,临床意义也不同。这些影像学检查之间是不可相互替代的。有些疾病一项检查即可,有些疾病则需要它们相互补充,发挥各自的优势,提供更加准确的诊断信息。就诊时建议遵从医生的检查要求,以便能尽早、准确地制定出治疗方案。
END骨一科于年从我院原骨科分出,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科室,技术力量雄厚,为我院重点科室。
目前开放床位98张,拥有医护人员37名,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5人,硕士研究生3人,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2人,副主任护师2人。科室开展了创伤、关节、运动医学、足踝及显微骨科业务。擅长髋、膝、肩、肘等关节置换及关节翻修手术,对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关节病变、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关节脱位等关节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断指(肢)再植、带蒂及游离皮瓣修复创面等显微手术,对骨科常见四肢骨折、关节内骨折、关节周围骨折以及合并血管、神经、广泛软组织损伤的高能量损伤所致的开放性骨折的诊断及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住院部10楼骨一科东区)
-(住院部10楼骨一科西区)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