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我的脚扭了。”其实这是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扭伤(Sprainedankle)是指行走或者运动过程中,踝关节因一次活动超过其正常活动度(过度内翻或者外翻),引起关节周围软组织如韧带、肌腱、关节囊等发生损伤。据文献报道,踝关节扭伤在普通人群中发生率达到每天万分之一,据此估算全中国相应患者每天可超过14万人。急性踝关节扭伤在参加运动的高中生和大学生中发生率占运动性损伤的15%。
约70%的急性、偶发性踝关节扭伤,可能发展为慢性的踝关节不稳;约85%为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因而,有过急性扭伤病史的人再次扭伤风险要高出3.5倍。在所有的踝关节扭伤患者中,有1%~47%的人都有过扭伤病史。踝关节扭伤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容易出现创伤性关节炎,导致长期慢性疼痛或功能障碍。
那么,为什么踝关节比较容易受伤呢?受伤以后应该怎么办?会不会有后遗症?是不是就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不要紧,歇几天就会好了”呢?
医院关节骨科主治医师足踝外科组组长康翔怎么预防踝关节扭伤
平时注意进行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和本体感觉的训练。
运动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
适当减少运动量。
运动时选择鞋底柔软的高帮鞋、弹力绷带或半硬的支具。
如何判断踝关节扭伤程度
急性扭伤的患者多表现为疼痛、皮下淤血;严重的可有滑膜或软骨损伤,表现为踝关节周围的肿胀和压痛,踝关节活动受限。韧带撕裂或骨折发生时,踝关节损伤侧或骨折端疼痛、肿胀更为明显。反复多次损伤的患者,关节囊往往松弛,易继发软骨损伤、滑膜炎、骨赘和其他关节面的损伤,出现慢性损伤侧或关节内广泛的疼痛、压痛、肿胀,穿高跟鞋或在不平整的道路上行走时,有不安全感和腿打软的表现。许多患者为此深受困扰,不得不在踝关节外缠绕厚厚的绷带和护具以增加安全感。踝关节扭伤后,患者常需拍摄X线片,以排除骨折、发现增生的骨赘。MRI(核磁共振)能清楚地显示软骨、韧带和滑膜的损伤,结合病史和体检,医生就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并予以相应的治疗,以消除致痛因素,增强关节稳定,缓解症状。扭伤了,怎么治
许多人都对踝关节扭伤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养两天就好了”,其实不然。适当的休息是需要的,但并不是治疗的全部,未经正规治疗的患者,踝关节再次损伤的可能性是经正规治疗患者的3~4倍。急性期的初次损伤患者,如果损伤没有累及韧带组织,只要能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接受正规的保守治疗,遵守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的原则,多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急性期4~8小时可冷敷,每次10~0分钟,6小时一次,48小时之后可热敷~3天,以促使局部组织渗液尽快吸收,减轻疼痛。必要时,可用胶布敷贴踝部固定制动~3周。踝关节外踝韧带损伤十分常见,根据外伤史、局部疼痛、肿胀、专科查体、应力位X片和MRI检查,有助于损伤的诊断。急性踝关节扭伤,可以按照“POLICE”原则保守治疗。对于陈旧性踝关节损伤,根据情况需要选择合适的手术进行韧带修补或重建。踝关节扭伤后的康复非常重要,需要有计划的实施,以帮助患者早日恢复。
总的来说,早期就诊,早期检查,早期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编辑:乐 心
审核:武鹏军
终审:刘 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