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88岁高龄女性患者因弯腰端水盆时导致胸8椎、胸12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紧急前医院就诊,医院(简称:市五院)骨科主任丁雪勇、副主任徐希彦带领团队对她进行了椎体后凸成形术,患者在术后第二天便出院。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也能快速康复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之一,高龄患者常由于平地跌伤或者生活中弯腰劳动,甚至喷嚏、咳嗽而造成脆性骨折,通常表现为腰背部疼痛,翻身及起床时困难、疼痛加重,部分患者还有向胸前、腹前区等牵涉疼痛。
正常椎体内骨质
骨质疏松的椎体内骨质
以往该类患者常常采用非手术治疗处理,患者需要4~6周甚至更长的严格卧床,才能在佩戴支具的情况下起床活动,但对于骨质疏松严重或者卧床不严格的患者,仍然会在后期出现长期疼痛、胸腰椎后凸畸形加重甚至骨不愈合的风险。
目前市五院骨科开展的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可以快速增加伤椎稳定性、缓解疼痛,使患者早期起床活动。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注射骨水泥前使用球囊撑开塌陷的椎体
术后皮肤切口
避免了长期卧床可能发生的坠积性肺炎、肢体静脉血栓及压疮等并发症,尤其是对于患有内科基础疾病的高龄、超高龄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
微创、短时
已治愈上百例高龄患者
这位88岁高龄女性患者在刚入院时腰背部疼痛、无法站立,卧床翻身疼痛难忍。
考虑到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听力障碍等多种基础疾病,长期卧床发生并发症风险高,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医院骨科团队采取快速行动,在局部麻醉下,克服患者听力障碍而无法沟通的困难,在1小时左右完成手术,并获得良好效果:患者术后第1天自主起床站立,第2天步行出院,出院后予以补充钙剂,正规抗骨质疏松治疗。
术前卧床,
因疼痛翻身困难
术后第1天,
在支具保护下起床活动
术后胸椎X线正位片
术后胸椎X线侧位片
术后CT矢状位重建
术后CT平扫
市五院骨科团队在局部麻醉、微创小切口下短时间内即可完成该手术。手术操作创伤小、对全身情况影响小,已治愈上百例高龄患者,其中数十例为年龄大于85岁以上的超高龄患者,最高年龄达97岁。
绝大多数患者术后第1天即可佩戴腰部支具起床活动,并在术后第2~3天左右内步行出院,真正达到了加速康复的目的。
近年来骨科开展椎体成形术的病例,处理节段范围从脊柱的胸6椎到腰5椎,病变涵盖骨质疏松性骨折、血管瘤、原发和转移性肿瘤以及Kummell病等,无一例症状性骨水泥渗漏和肺栓塞等不良情况发生。
医院骨科已常规、成熟开展该项技术并获得病友的广泛认可。
-;-
·专家介绍·
丁雪勇
骨科主任
主任医师
承担重庆医科大学理论授课及临床实习带教工作,并承担多项区级、市级课题,发表论文50余篇
医院学会冲击波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医学会骨科专委会委员、重庆市医学会中西医结合骨科专委会委员、医院协会骨科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从事骨外科专业工作36年,在治疗复杂的四肢骨盆创伤、关节退行性疾病及脊柱肿瘤结核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徐希彦
骨科副主任
博士副主任医师
现主持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项目1项、南岸区科卫联合科技攻关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多篇论文,其中SCI期刊论文2篇,CSCD期刊论文4篇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脊柱畸形学组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软组织疼痛分会人工智能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医学会创伤专委会委员、重庆市医学会骨科专委会青年委员、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委员会骨科微创专委会常务委员。年入选重庆市卫生健康委“重庆市区县医学头雁人才”。曾在德国埃朗根-医院、医院、医院医院访问、进修学习。
-END-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