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骨科手术机器人的研发成本和价格

大多数人可能和Leo一样,是手术机器人行业的门外汉,又因为工作原因不得不对它进行一番研究,却只能通过一些行业研究等二手资料进行管中窥豹,非常纠结与痛苦。

最近非常有幸,能够借助一次项目的投资机会,找到一位资深的骨科手术机器人行业专家,结结实实地聊了几小时,建立了Leo在骨科手术机器人行业的扎实认知。

干货有点多,本篇文章就从研发、成本和价格开始分享吧~

在手术机器人的产品研发环节,无外乎就是解决两个事,一是产品形态,二是技术水平。

关于产品形态,目前市面上在研或已拿证的手术机器人形态大都差不多,分为主台车、光学跟踪系统、多自由度机械手(机械臂)三大部分,是手术机器人主要成本构成。其中,光学跟踪系统大概售价在20万左右,目前主流用的比较多的是加拿大的NDI;机械臂根据品牌不同,售价大概在30—60万;再算上其他硬件,一台手术机器人的硬件成本大概在万左右。

设备硬件齐备之后,就是软件开发。这个按照在二线城市的工资水平,不考虑其他试错成本和研发外部支持的情况下,一个研发团队大概20个人,开发12个月,平均月薪2万,研发支出大概万左右。

此外,作为医疗设备上市之前是需要进行充分的临床试验的。临床一般需要做—例手术,算上CRO等费用,临床总支出至少0万。

综上,假设出货15台,不考虑销售费用,手术机器人的价格至少在万以上才能勉强打平成本。考虑广泛的销售渠道费用20%,手术机器人的价格需要在万才能勉强打平成本。再加上企业自己的经营利润,以及出货量不及预期的风险,价格很有可能超过万。然而,医院采购万以上的设备,是需要获得乙类大型设备配置证。这个证是由省卫健委管理的,每年的数量是有限。因此,医院要想采购乙类大型设备,流程极其复杂。

专家认为就目前这个行业的发展阶段来看,这类产品一开始功能上不一定要解决很多临床问题,能解决好一个临床难点就可以了,因此在短期的未来小型化、成本更低的手术机器人会有更大的市场空间。

此外,小的设备在安装、安放、消毒上都会方便很多。医院的手术室都是各科室共用的,每次用机器人做手术时,都需要厂家安排专门的跟台人员”去安装、安放,这些跟台人员还会负责手术过程中的一些协助操作,并解决一些突发问题,这就导致人力成本很大。未来小型化、专业化之后,医生护士自己就能操作的话将大大降低使用成本。

听专家一席话,胜读十年研报。小型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Leo这就算掌握了!下一篇分享如何判断手术机器人公司的技术水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yuanz.com/gkys/92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